化工软管安全使用及工艺设备的设置
(一)、复合软管的使用
对于橡胶软管和和国产软管的使用,建议如下:
A、软管使用年限
橡胶软管: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7年。
复合软管: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4年。
B、软管的报废
1、静压检测不合格的,该软管应报废,同时建议该批次软管也报废。2、复合软管的两个管接头之间的电阻小于CB/T9572中所规定的大允许电阻2x106S2/m的,该软管应报废;同时应对该批次所有软管进行导电率检测。3、软管外表磨损严重、有裂缝或钢丝暴露生锈。4、软管内胆起泡、脱落。5、软管打折、变形。6、作业过程中软管有异响。
C、软管的定期检测
1、检测内容。(1)外表检测:无变形、磨损、锈蚀、钢丝裸露、严重打折以及老化等现象。(2)内胆检测:无起泡、破损、老化等现象。(3)静压检测:按软管采购批次抽样,每年检测一次。检测时,使用水为试压介质,在1.5~2.4Mpa的压力下做10~15分钟静压力试验,测算软管的伸长率。(4)导电率检测。
2、静压检测。1)将软管平放摆直,测量其长度L0。2)将软管的一端封好盲板,另一端与试压设备连接。3)使用水为介质,将软管升压至1.5MPa,保持10分钟,测量软管长度L1;将软管降压至零,间隔至少15分钟,测量软管长度L2。
3、导电率检测。用万用表检测软管两年接头之间的电阻。
4、合格标准。(1)软管在试验压力下,保持1015分钟,无渗漏、鼓泡、变形等现象。(2)伸长率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标准。伸长率作为参考。(3)软管的两个管接头之间的电阻大于CB/T9572中所规定的大允许电阻2x10652/m。
(二)、工艺设备的设置
(1)应选用性能稳定、操作简单、维修保养容易的设备;在动力配备上避免“大马拉小车”;在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的前提下,设备布置应合理、紧凑;减少或避免备用。
(2)装卸系统的船岸联接,宜选用装卸臂,在条件适宜的工程中可装备多向装卸臂,单台装卸臂的流通能力可参照下表选用;同组货物的装卸作业,宜共用装卸臂。作平台面净空不宜少于1.8m,配重块应有警戒色或警示语。
(3)当装卸系统使用软管与船岸接口连接时,建议配置软管架或软管吊机辅助操作。
(4)5万t级及以上的码头宜装备登船梯。登船梯宜当布置在工作平台上,并布置在防炮塔的另一端;其结构外缘距工作平台海测的距离不宜小于1m,且其悬梯不应妨碍船舶靠离泊作业;其结构外缘距近装卸臂的距离应考虑工艺、消防管道、电缆桥架和设备(如装卸臂控制箱等)的布置,且不宜小于5m。登船梯周边要有适当的通行和供日常维护的空间。登船梯悬梯的包络线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。
(5)船舶船岸接口的汇管一般布置在船肿,偏差一般不大于3m,装卸设备区应布置在泊位长度的中部区域。装卸臂的中心间距及与码头前沿线的距离见《海港总体设计规范》(JTS165-2013)。
(6)口径为DN30。及以上的阀门,宜选用电动阀门。
(7)工艺设备和电动阀门的驱动电机,应与所布置区域的和防护环境相适应,其等级不应低于ExdⅡB4,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。